东山人

 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7|回复: 0

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1 12: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开学初,总有许多教师急着要“教师教学用书”和“名师新教案”之类的教辅用书,说没有这两本书,就没有办法备课。备课到底靠什么?靠自己的品味、研究,还是靠现成的教案?怎样才能避免课讲得千篇一律?怎样才能更有个性?

  这使我想起了一则笑话。有个山里人,到镇上赶集,看见很多人买牛肉,他想这牛肉一定好吃,也卖了一斤。他不知道怎样做,就请卖肉的人开了一个制作的方子,收藏在内衣兜里。回家的路上,经过一道山岭时,因为要出恭,他就把牛肉挂在路边的树杈上,自己躲进坡坳里去拉屎。这时飞来一只老鹰,把牛肉叼走了。那人看见了竟一点也不着急,他摸了摸衣兜,自言自语地说:“幸好,方子还在!”他想只要方子还在,牛肉丢了也没有关系,这真是本末倒置。没有教辅用书就不会备课,就像没有菜谱就不会做菜一样可笑。其实教材才是最好的备课资料,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有的教师不以为然,认为小学课本内容浅显易懂,不用钻研,无须细读,这是不对的。文章不光是语言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情感智慧的结晶。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说也好,人文说也罢,两者都融合在文本中,只有熟读、细读文本,才能切实地实现课程目标。

  细读文本胜于钻研教辅

  钻研教辅指的是教学凭借教学参考用书和教案,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感情,预设教学过程、方案。虽然钻研教辅用书能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等,但是哪里有细读文本而生发的感受真切灵动。仅靠钻研教辅资料是备不好课的,也教不好学,就像光听别人讲授游泳技法,是学不会游泳的。

  打开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看《草原》一课的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它告诉我们的是,文章是作者写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告诉我们的是,文章特色及优美语句的赏析;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这告诉的美哪有因诵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而再现的情境美丽动人?这告诉的情哪有反复体味“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感受到“蒙汉情深”真切感人?这告诉的特色哪有自己细读文本获得的个性体验,更深刻灵动?

  细读文本力求再现情境

  我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进入情景,再现情境。记得小时候读《水浒传》,常常因为担心书中英雄人物的命运,在“且看下回分解”中忘记了吃饭。又常常因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武松打虎”、“倒拔垂杨柳”、“李逵战张顺”等情景而夜不能寐。读书读到情系书中人,脑现书中景的地步,还需要别人分析吗?我曾对学生说过,看影视剧《水浒传》,不如打开自己的脑屏看《水浒》书,因为脑中的《水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告诉学生知道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什么,体悟什么。细读文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课文《金色的鱼钩》中,有这样一句“我觉得好像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了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当我读得喉头酸涩的时候,当我引导学生读得落泪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告诉学生,小梁的心情十分难过吗?还需要老师告诉学生,老班长吃鱼骨头是舍己为人吗?还需要老师分析什么是“失声”和“哽咽”吗?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读这句话时是轻松愉快的语气,教师就是作再细致的讲解分析,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梁内心痛苦而复杂的感情,也无法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情怀。

  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细读文本,就是透过语言身临其境,就是使语言情境再现。细读课文《金色的鱼钩》中“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一段,我设身处地地想:眼睛坏了,天色一暗,在野外一棵一棵摸野菜,多么艰难,多么痛苦,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决心啊!把语言内化为情境,在脑中反复映照,老班长高大的身影,光辉的精神就自然浮现了出来。有了这样细读文本,再现情境的备课经历,教学就会灵动而富有生机。

  细读文本以至迁移贯通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以教材为本,练习阅读能力;借助文本,培养习作能力,这就是迁移贯通,其中凭借的最好办法是细读。
  我细读课文《扬氏之子》时,想起了“朱氏之子”、“侯氏之子”,觉得很有意思。课堂教学中,带着我读课文的感受,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学生也获得了“余氏之子”、“牛氏之子”的独特体验。由此及彼,顺势而学,不少学生仿写出了自己的习作。
  细读文本之中自然会形成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也是迁移贯通。细读课文《再见了,亲人》,自然会产生“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样一种感情。随着细读文本的感受积累和体验丰富,教学策略和意图也就逐渐明晰形成,一个统领课堂教学全局的问题成熟出炉:为什么说小金花、大嫂、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开展反复读书,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于永正老师说得好:“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是的,读中自有情和趣,读中亦有策与略。教辅资料只能是一个借鉴、参考而已,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江有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00-2012 东山人 All Right Reserved.  (题字林长奇)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