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人

 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6|回复: 0

东山县2008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质量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1 14: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卷面分析
  本试卷是依据《数学课程准》的评价建议,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蓝本编拟的,具有丰富性、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趣味性等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试题内容丰富多彩,题型多样,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几乎涵盖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过的知识点。
  2、试题难易比例适中,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3、部分试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意在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填空(6)、选择(5)。
  4、部分试题体现出综合性。如选择(5),三角形的认识与确定位置的知识综合;应用题(6),比例尺与环形面积的知识综合。
  5、多数试题生活味浓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编学号、植树、跳绳、买书、领奖、参加课外活动等。
但是,试卷也有几个值得商榷之处。如:
  1、部分试题数据过大,提高了计算的难度(如求平均数、计算利息),这一点与《数学课程标准》中“删除繁难的计算”的精神相悖。
  2、操作题的内容略显单调,只有“平移、旋转、对称”这部分知识。而且这一道题的分数比例也不太合理。
  3、试题的层次不明显,特别是口算题,没有出整数的计算,一半以上的题目难度偏高,需要笔算才能得出结果,超过口算的要求。解决问题的内容也同样没有难易梯度。
  4、试卷的版面不够美观,特别是操作题,影响学生审题和答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一)总体质量概况
  本次参加毕业考的共有69个班,2542个学生,优秀率达标班级有23个班,占全县六年级总班级数的33.3%,其中实小(4)  班和二实小(2)班优秀率均超过85%。

  (二)取得的成绩
  本次考试是课改实施以来第一届毕业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跟往年的毕业考比,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基本概念,能熟练地进行运算”就是共性的地方。而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则是课改年段独特的地方,也是课改成效的体现。
  1、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概念多,抽象、容易混淆,是学生理解与运用的难点。往年这部分知识的试题得分率较低,但本次考试这部分知识的得分率高达73%,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的概念理解比较透彻。这是因为新教材呈现这部分知识时,删除了抽象拗口的文字表述,呈现了许多具体的实例,提供了许多操作的机会,以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
  2、学生的操作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试卷中的操作题(第五题)虽然存在“留给学生作图的空间小,几道小题目的前后联系紧密(连环题),分值大”等影响学生答题的缺点,但大部分学生依然能够正确作图,得分率达到67.7%。这是因为新的教材和教学方式都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操作实践经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策略多样。
  一直以来,解决问题的题目是学生最怕,老师最头痛的内容,以往的考试中,总体得分率都不高。本次考试中,六道题目每一道题得分率均超过60%,总体得分率达到69.4%。选取的“创意解答”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体现。取得成绩的原因,一是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二是老师在平时的地科学实验中,遵循课改的精神,更注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审题习惯不好,不是看错要求,就是看错问题。
  如填空(10),条件与问题的单位不同,但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进行单位化聚。选择题要求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但部分学生没有看清要求,填写正确答案。应用题(1)有两个问题,部分学生只解答其中的一个。
  2、部分学生作答习惯不好。
  如:求比值没有化简;编学号时漏了数字;计算完后没有检验;脱式计算书写不规范、不整洁。
  3、部分学生计算基本功不扎实,遇到较大的数据,错误率就高。
  4、口算能力有待于培养与提高。
  往届考试中,口算题的得分率一般达到90%以上,本次考试口算题的得分率只有70%。
  5、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解决问题(4)是六道应用题中失分最多一道题。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审题、书写、检验等习惯。
  首先教师要提出细致,具体的要求,最好不要出现“要注意、要小心”之类的笼统的要求。细致的要求实际上就是方法的指导。如:答题前要读题,每题读三遍。第一遍通读,第二遍读条件,分析各信息间的关系,第三遍读问题,思考解答方法与步骤。
  其次,要进行强制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怕麻烦,马虎应付,如果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久而久之,良好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同时要经常暴露学生错误的做法,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纠正的办法。

  2、注重概念的形象理解,多进行变式练习。
  改变以往概念教学的观念,弱化概念的文字表述,少进行“咬文嚼字”的辨析,多举一些实例,也是正例,也可是反例或者变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概念。
  如:判断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①书的单价一定,买书的总价和书的数量
  ②买《海底世界》,花钱的总价和书的数量
  ③买同样一种书,花钱的总价和书的数量
  先逐一判断,然后综合比较,为什么三道题的前提条件都不同,但都是成正比例关系?当学生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掌握到正比例这一概念的内涵了。
  另外,对于同一知识块的内容,要进行形式多样的题型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如正比例教学,有的让学生判断是否成正比例;有的让学生补充成正比例的前提条件;有的让学生补充另一个变量。

  3、加强口算训练。
  加强口算训练并不等增加练习的题量,进行机械复习地练习。练习地讲究科学性。对于 “如小数与分数混合、小数与百分数混合,利用运算定律简算”等难度较大的综合型口算题,要耐心地进行方法指导;对于“如0.77+0.3与0.77+0.03,15×6与16×5,(1/2×3÷1/2×3)与(1/2×3÷1/2×3)”等容易混淆的题目可进行对于练习,同时要分创设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方式,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口算的速度。

  4、问题解决的教学要重视运算意义的理解。
如: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多数老师把“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作为解题的公式,并奉为至宝,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了套题的现象,有的找错单位1,有的找错对应的分率,有的无法理清问题与条件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所以,建议老师采用直观手段(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实物操作、摸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百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学生只有正理解运算的意义,才能正确地根据题意选择某种运算解决问题。

  5、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解题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如画图、假设、列举、推理……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这叫X X法,可用在X X地方”,在练习中,解题前先提醒学生“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法解决问题”,慢慢地,学生就会有策略的意识。这些策略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法宝。如判断(1)“铺一块草坪,甲工程队用了20小时完成,乙工程队用了30小时完成。甲、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比是2:3。”学生没有学过“工程问题”,一道题多数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如果学生能采用“假设法”假设这一块草坪的面积为60平方米,问题便迎刃而解。再比如选择(5)和应用题(6),如果学生能根据题目的叙述画出示意图,问题就显得直观。

  6、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不变量。
  “在动态中认识图形特征,体验不变量”是新课程教材的一大特点,也是与旧教材的一处较大的区别。教材中出现很“等积变形”的例题和练习,教学时,要给学生多提供操作的机会和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图形(物体)的动态变化,体验变化过程中哪些量变了,哪些量不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如:解决问题(4)是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书上的例题。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过实验的体验,他们的关注点就会在于寻找怎样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而不是去思考只有一步计算是否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00-2012 东山人 All Right Reserved.  (题字林长奇)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