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
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
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热爱梵高是因为他那一幅又一幅,充满创造性,极富生命力,壮丽辉煌的油画。
他的画浸透了炙热的阳光,空气掠过时的颤动,以及乡村泥土的芬芳,那是对生命真正的感悟!
在那些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里:在人,植物,动物从那富有生命感的大地升向富有生命感的天空和太阳,然后又向下汇集到同一中心的运动中,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让我感动,让我流泪,为我拨开了心中的迷雾!
梵高喜欢在阳光下作画。在他眼中,太阳是一个炙热的黄色球体,烤灼着他的头顶,并且在他眼前洒下一片他已经习惯了的飞舞的火焰,浓烈的色彩在他那充血的眼中奔流,驱散了他内心的寒冷,使他的调色板燃烧起来,在画布上留下一片明亮燃烧的色彩。他的脑子变成了一个燃烧的熔炉,烧出一幅又一幅炙热的油画。
他陶醉在由天空,黄色的活球,绿色的原野和怒放的鲜花组成的一片狂欢的色彩中。他任凭西北风的鞭达和沉重的夜空的压抑,任随向日葵花激起他的想象,使之达到并发的顶点,光彩四射!
然而真正打动我的,却是温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屡遭挫折,备尝艰辛的身世。
他为什么要作画?为了卖,当然不是!他知道在那个时代没人愿意掏钱买他的画。他作画是因为他不得不画,因为作画可以使他精神上免受太多的痛苦,因为作画使他内心感到轻松。
他可以没有妻子,家庭和子女;也可以没有爱情,友谊和健康;他可以没有可靠舒适的物质生活;也甚至没有上帝!
但他不能没有这种比他自身更伟大的东西——创造的力量和才能!那才是他的生命。
梵高是孤独的,他一生都在渴望的,极度渴望的是——爱情!而对爱情的渴望是不可轻易消除的。
在他无望的初恋失败后,梵高远走他乡,去矿区做了一个福音传教士,希望用上帝的爱,拯救那些需要爱的人们。然而,他却在现实中彻底的绝望了。
他失去了上帝,同时失去了自己。
受梵高家族的影响,一种新的渴望在他心头萌生。
“我的养活我自己,做个艺术家!”
从此梵高踏上了艺术之路,其间他的爱情和艺术屡受磨难!
(我不想在这里累述那些事件,因为梵高知道:“在爱情上,我从来不走运。重要的是爱,而不是被爱。”)
梵高是孤独的,谁也不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在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伏热”(法语:红头发的疯子)。他努力奋斗,成功却是那样渺小,他无法击败内心的失败恐惧,在令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生活中,梵高“学会了受了痛苦而不抱怨,这是唯一实际的事,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学到手的一门课程,是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办法。”
但他终于在对现实生活的极度绝望中患上了癫痫症,最终导致他精神错乱。
“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在灿烂的阳光中,温森特·梵高抬起头,仰面对着太阳,彻底的结束了自己···
温森特·梵高,生活在他的太阳下,结束在阳光中。
凝视着梵高1890年5月在奥维尔最后的自画像,透过他那双具有神经质的,忧郁,孤寂的眼睛,我依稀看到了炎炎烈日下,奥维尔麦田里栽满了黄色向日葵的那座小小墓园·····
温森特·梵高他的一生是对生活的渴求!
谨此献给我热爱的温森特·梵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