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人

 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2|回复: 2

妙联点评(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7 21: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枚《随园诗话》载,清乾隆进士蒋起凤有一诗联云:“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后不知何人将其改作对联,曰:
                        人生惟有读书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此联仅将蒋联之“只”改作“惟”、“修行”改作“读书”,境界便大不相同。此种将别的诗词联句改动一下便出新意者,谓之“脱化”。
    “人生”二字,或作“世间”。“间”与“下”均为方位词,对得更工。但世间即是天下,有合掌之嫌,似又不可取。
    一九二一年冬,陈毅同志在法国因为闹学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过春节时给自己家里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
    事必成,事必成,事事必成。
     这副对联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陈毅忧国忧民和对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心。   
    清末以来,我国出了一批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小翠花、小翠喜、马连良、马连昆就是其中的四位。或嵌四人姓名,撰有一联:
           小翠花,小翠喜,一文一武,一京一汉;
           马连良,马连昆,同乡同姓,同教同科。
    小翠花,京剧演员于连泉的艺名,北京人。小翠喜,汉剧演员,武汉人。马连良,回族,马边昆亦是,且与马连良同为北京人。同教,同信回教。同科,同习老生。联语除嵌名外,还借助了人名中相同的文字取巧,又重言“一”字与“同”字。
     清赵翼《檐曝杂记》云,金山寺有一小和尚善对,润州(府治在镇江)太守出对云:
                 史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小和尚答道: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联语共含有六种颜色。史君子与虞美人为嵌名,上下联第二句为自对。
   《联语》云,南京燕子矶武庙,至清末仅存一勒马横刀偶象。某入庙见之而得上联曰:
                    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未得对句。后一赶考书生系船于江边时见两渔翁对钓,遂得下联:
                    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联语之巧在于用数。上联之数全为一,而用“孤”、“独”、“一”、“横”、“匹”变言之。下联之数全为二,而用“两” 、“夹”、“对”、“双”变言之。使人不觉有雷同之感。
    《长安客话》载,元丞相脱脱将赴三河,至宫廷向元主辞别,元主赐宴。至深夜,脱脱站起来说,他明天一早就会走,偶然得了一句七字联:
                      半醉半醒过半夜;
元主笑曰,明天也不必走得太早,他也偶得一句七字联:
                      三更三点到三河。
脱脱叩谢,尽欢而罢。
      联语为流水对。上联重言“半”字,下联重言“三”字,并嵌“三河”之名。
   《对类》载一联云: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的手法有多种。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为句内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为连珠。笼笼与罩罩均为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又为转类。
   《中国楹联大观》言,清末孙中山留学归国,途经武昌时,闻张之洞办洋务兴实业,欲与一见,便投名刺曰:“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见用此种口气同他说话,便在纸条上写出一联。让门官交孙中山。联曰: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旋即写出下联传进去: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见了,暗暗称奇,立即下令开中门迎接。
    张之洞在出联中在摆官架子,孙中山在对句中则以“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慨予以折服。两人之联皆各切身份。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载有一联:
玉澜堂  玉兰蕾茂方逾栏  欲拦余览
清宴舫  清艳荷香引轻燕  情湮晴烟
    此联以妙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取胜。将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
    《奇趣绝妙对联》言,明代解缙一日与友宴饮。友出联曰: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解缙对道: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
      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楼主| 发表于 2003-9-13 1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联点评(一)

看不到回帖,为何?
发表于 2003-9-13 13: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联点评(一)

晕 最近论坛怎么老出现这种状况?!!!
现在连我自己都看不了了!!!
我给茶香COPY了一个上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好象还有一个的 忘了 不好意思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00-2012 东山人 All Right Reserved.  (题字林长奇)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