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日,突然传出郑氏后人首次公布家传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该手抄本披露了清世祖福临顺治皇帝死因的惊世新说,即顺治皇帝1661年2月被郑成功一炮轰毙于厦门。
顺治帝在厦门被炮轰而死
史料记载:1660年5月,郑成功在南京打了败仗,退守厦门。清朝趁机派大将军达素集中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兵力攻打厦门郑成功的军队。经过激烈战斗,1661年2月,海门、高崎、钟宅三路清军都被郑成功军队击退。但是没有任何正史提及顺治参与此次南征,但这份手抄本却披露,顺治正是在这次战役中被炮击身亡。
惊世之言共有三段
当日记者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研究员邓孔昭的办公室里见到该手抄本的复印本。在这本手抄本复印件里,记者看到书中记载的惊世之言,共有三部分,现辑录如下:
第一部分为:“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召达素回京,达虏惧罪自杀。至是太子即位,宣顺治于正月崩者,伪虏之伎俩也。藩曰:余亦计之,但当时恍惚未敢再信。”
该文的现代汉语即:有人密报郑成功,顺治皇帝是在厦门思明港被炮轰而死的,大将军达素不敢公布这一消息,京城中查不到顺治的下落,召达素回京,达素畏罪自杀。后太子即位,宣布顺治驾崩,这是朝廷掩盖的手段。郑成功说:“我也意识到了这点,但当时觉得恍恍惚惚,不敢相信。”
第二部分为:“初太师在京屡以书谕藩招抚。藩不肯,然虏顺治亦不之罪也。至是顺治崩,执政者与太师有隙,遂对虏太子谏以藩能击崩主父,我皇岂不能杀害其父乎。虏太子纳之,至是新即位而太师遂遇害。”文中所说太师即南明太师郑芝龙降清后,初到北京时,屡次写信劝郑成功投降都以失败告终,但顺治只是将他软禁,没有治罪,顺治死后,辅臣苏克萨哈与郑芝龙有仇,向太子建议:“郑成功可以用炮击死我们的先皇,皇上难道就不能处死他的父亲吗?”太子采纳了他的意见,即位不久后,郑芝龙就被处死。
第三部分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该文的大意解释了郑成功攻台时机的选择,说清廷顺治皇帝驾崩,太子即康熙皇帝登基,郑成功方大喜,清廷处于大丧期间而且达素新败,清廷根本无暇南顾,郑成功可以乘机攻取台湾,作为根据地,然后作北征清廷的打算。这一点,虽未直接点出顺治死因新说,但“达素新败”、“伪朝大丧”(郑氏政权的眼里,清朝为伪朝)也给支持新说者,提供了佐证。
“炮毙”说法非空穴来风
顺治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在闽南文史界一些人看来,并非空穴来风,他们从情理推论上为新论找出一些佐证。
顺治存在亲征可能
顺治对郑成功,一直是持拉拢态度,希望以招抚平乱。《先王实录校注》记载,顺治曾写信给郑成功,信中批评多尔衮把郑芝龙扣押的行为,并向郑成功道歉。力图佐证新论方认为,在对待郑成功的问题上,顺治和多尔衮意见相左。顺治是位有心作为的皇帝,可以想像他对此的不满。随大军南下亲征。
清军败退可能因顺治之死佐证新论方认为:顺治此次随军征讨郑成功,兵力上是占绝对优势的,而且清军有全国的大后方,郑军仅据当时一大陆死角死守,胜负似乎一判即明。但是清军何以却让郑军取得大捷,进而败退?应该是由于清军内部出现了重大变故所致。而这个重大变故,是不是就是顺治之死呢?
清史何以讳莫如深在清官方的史籍中,对顺治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的记载。而涉及死因,却只有“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这样粗疏的记录。据《东南快报》
|
|